患者男性,76岁,山东淄博博山人。因咳嗽、胸闷5天于年11月12日就诊于我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见与肺门关系密切境界不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最大截面约9.3cm×7.1cm,周围见磨玻璃影;右肺见条索影,双肺局部肺纹理增多紊乱,双肺见小气性密度影,左肺下叶见与叶间胸膜关系密切微小结节,气管局段前后径增大。右侧胸膜局部不均增厚,右侧胸腔见液性密度区,纵隔内见多发大小不一肿大淋巴结,结论:1.右肺上叶占位,首先考虑肺Ca并右侧胸膜、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转移;2.符合右肺炎性改变、双肺慢性炎症、肺大泡CT表现;3.右侧胸腔积液;4.左肺小结节,建议随访。病情较重,收住院治疗。

下图为入院时CT,箭头所指为原发肿瘤

入院时CT,箭头所指为胸腔积液

入院后予胸腔穿刺置管,抽取淡红色胸腔积液共ml。因胸腔积液中查见肺腺癌细胞,予2次胸腔灌注顺铂各60mg化疗。明确诊断为:右肺腺癌cT4N3M1aⅣ期。后续予4周期化疗,具体方案:“培美曲塞二钠0.8gd1+顺铂40mgd1-3q21d”。于年2月3日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上叶软组织肿块明显缩小,周围磨玻璃影范围缩小;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变化不明显,右侧胸腔积液减少。右侧胸膜多处明显不均增厚。乔纲主任分析患者右肺肿瘤病灶较前缩小,化疗有效,建议针对残存病灶行适形放射治疗。自年2月23日至4月3日针对右肺及纵隔淋巴结病灶行适形放射治疗:剂量60Gy/30次。期间予对症治疗及口服中药扶正固本、减轻放疗副反应。放疗结束后继续行2周期化疗,方案同前。全部治疗结束2月后,于年6月9日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上叶软肿瘤缩小,右侧胸腔积液减少。如下图所示。

年6月9日胸部CT:箭头所指为肿瘤病灶,较前明显缩小

之后患者规律口服中药辅助治疗并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局部进展及转移征象。年2月20日复查胸部CT见右肺原发病灶平稳,右肺多发肿瘤结节较前增大,右侧胸背部新发肿块。查肿瘤标记物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前明显升高,结合CT提示肿瘤病情进展。予右侧胸背部新发肿块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术,病理结果示:转移低分化腺癌,部分区域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分别于年2月28日、3月21日、4月11日、5月2日行4周期化疗,具体方案:“紫杉醇脂质体mgd1+顺铂30mgd1-3q21d”。化疗后复查CT示新发病灶缩小,病情好转。

最后复查CT如下:箭头所指肿瘤病灶均稳定

肺癌患者的预后是由患者综合的临床病理特征决定的。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年龄及性别都是重要的预后因素;此外某些生化指标(如白细胞计数、高钙血症等)及血液肿瘤标记物水平(如CEA)也被证明与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性。目前,临床病理分期,即TNM分期仍是预测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最主要也最稳定的指标。肺癌患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发现时肿瘤的TNM分期,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差异。第7版肿瘤分期手册年报道的对例非小细胞肺癌及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荟萃分析的结果,对于非小细胞肺癌,I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70%,其中,ⅠA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80%,中位生存期接近10年;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40%;对于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降至15%左右;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不到5%,中位生存期只有7个月。

本患者确诊时即为肺腺癌Ⅳ期,治疗应以化疗、靶向药物等全身治疗为主。因基因检测无突变靶点,故首先予4周期化疗。在初始化疗有效的情况下,后续予原发病灶放疗亦有很好效果,原发病灶至今一直无复发。而后期新发转移后再次予二线方案化疗,病情再次控制。治疗及复查期间一直口服中药减轻放化疗反应、改善机体状况,故病人能一直坚持治疗而无严重的放化疗反应。自确诊至今已生存18个月,远超过年报道中位生存期7个月。对于晚期肺癌,给予积极合理个体化的治疗对于病人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有极大影响。

我科(医院中西医肿瘤科)主要开展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应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质子治疗以及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光子刀放疗等多种精准放疗设备,配合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中药膏方等,综合治疗恶性肿瘤。

长按图片可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cf/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