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情深医术精湛暖人心患者感激送锦
一面锦旗,一个故事一份认可,一份真情一句问候温暖着患者心灵医者父母心守护万家团圆工作认真负责服务热情周到 “就凭急诊科医生的一声问候、一句请坐,这些暖心的行为都让我感觉自己的病都好了一半。”81岁的岳老伯看着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脸上满是笑容。 4月20日,还在急诊科住院治疗的岳老伯和家人怀着喜悦和迫切的心情,郑重地把一面写有“工作认真负责服务热情周到”的锦旗递到了急诊科医护人员手中,向急诊科医务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连声称赞在杨汝义主任带领下的急诊科团队不但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而且待病人如亲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12日,81岁的岳老伯杵着一根拐杖倚靠在急诊科门诊室旁,急诊科医护人员看到其呼吸急促,面色难看,随即为老人进行检查。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岳老伯有高血压、气喘、胸闷,右中下肺无呼吸音,双下肢浮肿的症状,初步考虑其为高心病并心功能不全。医院就诊,但是病因并未得到确诊,病情越来越重。入院后,经过心脏超声、胸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高心病并心力衰竭和右侧胸部有大量胸腔积液。为其实施降血压、利尿、强心、扩血管、胸水引流等治疗手段,岳老伯的病情逐渐好转,现已康复出院。“简单的关怀是医护人员的正常行为,但是却能温暖患者的心灵,所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直是科室的理念。”急诊科主任杨汝义说到。中心静脉置管术打开生命通道 耋耄老人起死回生 3月18日,杨汝义到王奶奶家中进行回访时,王奶奶的家人拿出准备好印有“中心静脉置管手术打开生命通道让90岁老人起死回生”的锦旗递到他的面前,突如其来的锦旗令杨汝义不知所措。但是他却不知这面锦旗是这家人早已准备好等待他的到来。 这面锦旗的故事是这样的: 大年三十夜,杨汝义本以为站好年最后一班岗就能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但是一通急救电话打破了今天的平静。“医生医生,我家老人又吐又烦躁,请你帮我救救她,让她能过个年就行,过了年也好办事情(丧事)。”急诊科主任杨汝义接完电话心里五味杂陈。鉴于之前王奶奶因患脑梗塞、冠心病、胃炎多次到急诊科治疗对她的病情有所了解,来不及多想,杨汝义立即带上急救药品、急救器材前往家住寨乐乡戈落村华下寨组90岁的王奶奶家中。一到病人家中,杨汝义看到她表情淡漠、口唇发绀、昏睡、重度脱水。杨汝义立即开展检查,发现其心动过速、低血压、四肢冰凉有汗。检查显示王奶奶是低血容量休克、心律失常,必须立刻进行治疗,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在给王奶奶进行补液时,从外周静脉进行路径穿刺很困难,与家属充分进行沟通后,另建血管通络,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按需补液。治疗中,王奶奶昏迷了3天,家里人都认为她活不下来,棺材已经放堂屋备着,村里人都来帮忙办理后事。面临这样的场景,本着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的杨汝义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对王奶奶进行情志疏导和治疗,在其家人的悉心照料和杨汝义全力治疗下,王奶奶的病情逐渐得到好转,现在已经能正常生活了。由于天气凝冻,王奶奶年纪大、病情重不能到院进行住院治疗,杨汝义就亲自带着药到家中为王奶奶换药,就这样他坚持了一个多月。“感谢之情无法表达,用一句话来讲杨医生就是在做修阴功积大德的行为,医院,非常感谢杨汝义主任。”王奶奶的家属对笔者说。医者父母心,杨汝义用仁心仁术守护了王奶奶一家人的团圆,但他却说:“服务好每一位病人是职责所在,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这是我们急诊科的理念。”一面面锦旗,传递的不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对我院医护工作人员的认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我院医护人员对病患倾情服务的最好证明。朴实的言语,鲜艳的锦旗,彰显的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彼此的真诚与和谐,是对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这些锦旗都激励着我院全体医护人员要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核稿:蒲怜松 图:杨汝义 文:杨飞 编辑:杨飞 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cf/7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成功抢救一名复合外伤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