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开始到武夷山时,麻花总觉得当地的地名取得有些怪。

比如说,三姑。

外省来的茶友,往往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会很懵。

下意识的,会联想到某个专门用来形容女性的成语。

后来,听了当地朋友的解释。

那边原先最早是,有三块类似少女的石头,所以才得了这么个诨名。

三姑,就是三个姑娘的意思。

听过这么一段来历后,麻花心里暗暗吐槽:

这取名过程,未免太简单粗暴了吧!?

按这样的取名来历,直接叫“美人峰”,不是更好听?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这样意境有了,美感也兼具了,还能雅俗共赏。

聊完地名,再来说回今天的正题,聊聊岩茶的四大名丛。

按约定俗成的惯例,四大名丛是指铁罗汉、半天妖、水金龟、白鸡冠。

里边并没有大红袍的影子。

于是,部分的外省茶友不能理解,为什么四大名丛里没有大红袍?

《2》

大红袍,属于岩茶的一块金字招牌。

翻开一段大红袍的历史,起起落落,几经沉浮。

当年,在大红袍逐渐湮没时。

有人,为了纪念这款茶,特意找了几株外形与大红袍相似的茶树,种在九龙窠的石壁上。

从而,供人瞻仰。

而那时的茶学专家们,遍寻古籍,寻找大红袍的踪影。

然而,这个过程,极其艰难。

连姚月明姚老当年,也仅仅是从林馥泉先生那,得知在九龙窠的山涧下方,有一株特别的老的大红袍。

但遗憾的是,它已经老到了没有繁殖能力。

那个特殊年代,姚老寻到了那株大红袍,剪下枝,扦插下来。

这一脉大红袍,后来改种在北斗峰上。

起名为,北斗一号。

后来,又有位专家,从崖壁的那几株大红袍里,培育出了奇丹。

经过茶学家门考究,奇丹与那六株崖壁上母树,生物遗传性质最为相似。

于是,关于纯种大红袍的东宫太子之位,就在奇丹与北斗间,来回争锋。

但是,要认真细究起来,不论是北斗,还是奇丹,它们究竟谁才是大红袍的直系后代,已经无从论证。

因为,真正的大红袍母树已经消失在了江湖上,空留下传说。

《3》

在外省客人的眼里,大红袍属于岩茶的最知名代表。

当初,肉桂、水仙还没有这么火。

铁罗汉、半天妖等更是半点不出名时。

大红袍早已凭借“半壁江山”的外交传奇,火遍了大江南北。

于是,从销售的角度出发,大红袍在早年间,成了武夷岩茶对外的窗口。

想来也是。

武夷山当地,有无数的古老品种。

连罗老当年整理出来的名丛录,不过是这些古老品种们的一面缩影。

面对这么多的品种,如果要逐一和客人解释名字、来历、香型、故事。

销售宣传成本得高出不少。

索性都叫成大红袍,更省事。

不论是水仙、肉桂,还是铁罗汉,一律装进大红袍的泡袋里。

大红袍这金光闪闪的三个字,成了岩茶对外的最好名片。

到了今天,肉桂、水仙们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已经独立了门户。

甚至于,在新晋的当家花旦里,它们甚至于能和大红袍,齐头并进。

而余留下来的,在遥远年代里就生活在武夷山的茶树老前辈们。

从中,被人选出了四款茶。

选出了里面最具代表性的,个性最鲜明的,品质形状最优秀的。

按排资论辈的方式,组成了四大名丛。

现如今,它们已经成了武夷岩茶中,一组万年不变的黄金组合!

《4》

既然是四大名丛,少不了要有排序。

按麻花看来,四大名丛里最有辨识度的是白鸡冠。

到各大山场里转悠一圈,就能发现早在茶树时期,白鸡冠的叶片就是最有个性的。

由于颜色相对较浅,所以在一众的茶树里,显得鹤立鸡群。

此外,从渊源上看,白鸡冠同样是最有故事的。

它,属于道茶出身。

当年,道教南派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真人,曾经就在武夷山修行。

并且,住在了止止庵。

通过喝这个白鸡冠,来辅助修炼。

这,就是白鸡冠道茶的来历。

有了道茶这一市场需求,古代的武夷山茶农们曾经大量的种植白鸡冠。

由此,使其能够香火不断,延续至今。

对比起其他的品种,白鸡冠除了叶片颜色略浅外,它的叶脉更细、更嫩、更柔软。

在四大名丛里属于最不耐火的。

所以,制茶师们往往不敢将它焙火太透,往往到了中轻火就止步了。

这类型的白鸡冠,清郁的药香明显。

但由于焙火不足,难免容易汤感较薄,带有苦涩味。

而去年,麻花在和村姑陈组《四大名丛》时,恰巧就邂逅了一款中足火的白鸡冠。

那滋味,着实别具一格。

药香特点明显,还有着淳和绵柔的汤感。

那款市面上不可多得的白鸡冠,当时真真是让麻花惊艳了一番!

《5》

与白鸡冠相反,铁罗汉属于四大名丛里,最适合把火功焙高的。

铁罗汉的叶片厚实,再加上叶脉极粗。

这样的叶片特征下,使其极耐发酵与焙火。

通过一道道的焙火,发酵到位,焙火透彻的铁罗汉,汤水里拥有着浑厚的魅力。

麻花前不久,喝过一泡高火的铁罗汉。

茶汤泡出来,极度的醇和稠滑,有着绵密感。

甚至于,有着类似老丛水仙那样的,汤感对舌面的包裹感,像是一杯蜜浆。

不过,比起蜜浆,它的汤水里更有着持久的当归药香,雄浑有劲。

认真的小口慢慢喝,汤水里竟还能喝出花香来,隐隐间花香落水感明显,回过头,花香又好像隐在了回甘生津里。

往往,麻花觉得这类型的铁罗汉,才堪称用一个成语形容——铁汉柔情!

铁罗汉,光是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它的佛缘不浅。

据传,铁罗汉的得名,在于某年疟疾肆虐的时候,发挥过治病救人的功效。

所以在铁罗汉的身上,才会具有“救死扶伤”的元素符号。

但,要说起铁罗汉的特点,同样是在于品种香是药香。

与白鸡冠的清郁药香不同,铁罗汉的药香更偏向于沉沉的当归香。

阴郁的冬天时候喝一杯铁罗汉,感觉特别舒服,特别温暖。

《6》

至于半天妖的特点,麻花觉得是它的名字版本特别多。

1.0版本是“半天鹞”。

鹞,是一种凶的鸟。

据传,半天妖最早生长的地方,位置极高,长在陡峭的岩壁上。

对一般的茶农来说,根本采不到它的叶子。

只有能飞到半天高的鸟,才能够得着。

所以就形象的取了这个名字。

2.0版本是“半天腰”。

顾名思义,还是说这款茶长得很高的意思。

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山腰上。

3.0版本是“半天妖”,现行较为通用。

麻花比较喜欢这个名字。

因为“妖”可以准确的传递这款茶的特点,香气娇媚,妖艳迷人。

半天妖的品种香气,是清雅型的花香。

像是生长在高山里的奇花奇草,清芬动人。

半天妖在制茶时,如果发酵程度重一些,会生出清甜的果香。

与花香互为映衬,相互交叠,香气层次极丰富。

《7》

水金龟的香气,在四大名丛里香得很娇艳。

它的品种香,属于特别的梅花香。

并且,它的香气,与梅占、向天梅的梅花香,又有着不同。

水金龟的梅花香,属于种白梅的香气。

有着“寂寞开无主”的孤傲,香得比较幽、比较寒。

而梅占的梅花香,则更像腊梅的香气。

香气清长、持久、劲道悠扬。

而向天梅的香气,则像是粉梅的气息。

娇俏明丽,柔美婉转。

简单说,就是香得比较甜。

在这岩茶版的《梅花三弄》里,汤水淳和,香气悠然,梅花香清新雅致的水金龟,属于极品式的存在。

也难怪,当年民国时,原本长在天心岩上的水金龟。

因为一次大雨,冲毁了围坝,冲到了下方牛栏坑的岩凹里。

由此,还引发了场知名的茶树所有权官司。

可见,对这么款香得清雅高洁的茶,人人都爱它哇!

《8》

聊完了三姑。

再来聊大红袍。

到最后,再看过了四大名丛。

相信到了这儿,茶友们会深深的发出感慨。

武夷岩茶里边,从来就不缺少好故事!

品种繁多,花名众多的岩茶。

一桩桩,一件件,随便拿出一款茶,背后都能有不少过往。

冬天闲适的待在屋子时,看看这些茶的历史。

其实,有着不少意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gj/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