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肥大性肺骨关节病而诊断出肺癌的患者经卡
患者YJKU,男,58岁,因双下肢疼痛和痰中带血丝而就医,医院做全身骨显像SPECT-CT(-11-3):1.胸腰椎骨考虑为骨关节退行性变;2.颅骨,双侧肩胛骨,髂骨,双侧下肢,双侧胸锁、腕、膝、踝关节对称性骨代谢活跃,考虑肥大性肺骨关节病。经几个月的口服止痛药等效果差而到我院就诊。当时双下肢疼痛,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效果不满意,行走缓慢,杵状指明显。-8-18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占位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少量积液。,穿刺活检病理(-8-24):腺癌。于-8-24确诊为晚期肺腺癌,基因检测:KRAS基因第2外显子错义突变,TP53基因第8外显子错义突变。-12~-3接受"培美曲塞+卡铂"化疗6周期,之后-4-18~-5-10"培美曲塞"维持化疗2周期。复查CT:右肺上叶占位较前增大。化疗后患者双下肢疼痛明显缓解,化疗耐药、疾病进展后疼痛再度出现。于-4月复查全身骨ECT:右侧肩关节骨代谢活跃,考虑关节良性病变;双下肢骨皮质代谢异常活跃,考虑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改变。患者参加一项当时正在开展的PD-1抗体二线治疗NSCLC新药临床试验。于-6-22~-8-2,患者每2周接受一次国产PD-1抗体的单药静脉注射,共4次后进行了评价疗效。 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骨关节疼痛至今未再出现。患者的反应性血管增生症在PD-1抗体治疗过程中逐渐退缩、消失。在一年多的治疗过程中无其他不适,体重增加超过5公斤,能正常生活工作。 肥大性肺骨关节病首先由Bamberger(年)报道,翌年Marie又将已经认为是肢端肥大症的患者,依其具有骨变形改变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而另命名为肺性增殖性骨关节病,Marie-Bamberger综合征(Marie-Bambergesyndrome)。其他别名有:慢性肺性骨关节病、全身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继发性肺性骨关节病。年Berman对本综合征的定义,补充了3条必备的主要征象:杵状指;长管状骨骨端骨膜增殖;关节的肿胀、疼痛和压痛。杵状指在慢性肺部疾患中占18%~33%,而在原发性肺癌可达60%。该综合征几乎均有杵状指(趾),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见指甲轻度弧状改变,重者可呈典型的鼓槌状。患者四肢关节疼痛肿胀,以前臂和下肢最为常见。疼痛多为持续性,关节压痛,可并发关节积液。但少见红肿及皮下结节。肺部慢性疾病表现为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和肺癌等,骨病的出现往往在肺部疾病以前,如肺癌。X线检查病变最常见于掌、跖、尺、桡、胫、腓等骨,病变为两侧对称性的骨膜增生。一般由骨干远端开始向近端蔓延,逐渐减弱。严重者可累及全身骨干。甚至达骨骺端。增生的骨膜呈花边状或呈葱皮状分层,厚度约1~10mm。此外X线上可显示长管状骨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末端指(趾)骨增大。肥大性肺骨关节病主要进行病因治疗,当原发性肺部疾病治愈后,本征的临床症状可迅速消失,骨骼病变亦可逐渐吸收消失,杵状指好转较慢。国产PD-1抗体治疗晚期NSCLC再传捷报恒瑞PD-1/PD-L1抗体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研究分享多学科会诊病例选登: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gj/8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外治法大全各种敷法秘籍收藏起来
- 下一篇文章: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