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片是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淤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部疼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根据临床适应症,丹参的主要药效成分为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等酚酸类成分以及黄酮类、三萜类和甾醇等成分,酚酸类成分具有抗过氧化损伤、保护心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善微血管循环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标准化治疗基础上的长期联合治疗。

从中医理论上讲,丹参具有行气活血、化淤止痛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丹参“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是临床上治疗心脉瘀阻之胸痹要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丹参提取物确实具有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血栓形成等作用,但是丹参片是否有同样的作用,目前还是未知,需要进一步的人体临床试验来探索和验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栓通、血塞通、银杏叶、速效救心丸等中成药同样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但是不推荐这些药物与丹参片联合使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它们的作用重叠,另一方面增加出血、胃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那么哪些药物真正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孙药师为大家一一介绍:

调节血脂药物:最常用的是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缩小甚至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其他调脂药物还包括非诺贝特等贝特类药物、阿昔莫司等烟酸类药物。

抗血小板药: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还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等。

最后,他汀类调脂药和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具有明确的人体临床试验数据支持,证据充分,是真正的“活血化淤”药,丹参片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他汀和(或)阿司匹林联合使用,4周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延长服药时间。

-END-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gj/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