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高效良方崩漏
崩漏,古谓:"经乱之甚"。同属不规则子宫出血。凡经血量多而阵下,大下为崩,量少而持续不止,或止而又来,淋漓不断为漏。二者或有先后转化,故统称为"崩漏"。本病多发生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妇女。现代医学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病因青春期以血热、血瘀所致者居多,而更年期多属肾虚,气虚所致。 症状经血量多阵下,或时多时止,或淋漓日久不止,或经血紫暗有块,或伴有其他兼证。 论治本病可随证选用下列高效良方以治之。 1.益气固冲汤(一)黄芪30克,白术、醋柴胡、陈艾炭、仙鹤草、甘草各10克,党参、芥穗炭、当归、炒川断各15克,升麻4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益气升提,固摄冲任。 功血。更年期或青春期均可用之。 治疗例,服药2~6剂,最多16剂。痊愈例,无效4例。 引(《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贾锐验方。 本方以扶正固本为原则,塞流与澄流并用,颇有效验。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提摄血;佐以柴胡、升麻升举清阳;党参,阿胶益气养血;仙鹤草、芥穗炭止血。全方益气固本、摄血止血之功颇著。但血止后,应更方调理善后。本方对气虚不摄的功血效果甚佳,但对阴虚内热或肝经郁热型的功血,治疗效果尚待观察。 随证加减∶出血量多,加血余炭,陈棕炭各10克,乌梅炭5克;气虚甚则党参易红参;血虚,加生地炭20克,阿胶10克;血热,加丹皮、炒黄芩、焦山栀各10克;血瘀,加蒲黄炭、茜草各10克;气郁,加香附、藕节、莲房炭各10克;日久不愈,加三七末5克(冲服),海螵蛸、白芨各16克,鹿角霜20克。 2.栀母霜汤炒栀子15克,鸡血藤30克,益母草30克,红花炭9克,川楝子炭12克,鹿角霜10克,生甘草12克,白茅根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养血疏肝,清热止血。 青春期崩漏(功血)。 治疗86例,痊愈74例,好转6例,无效6例,12~15岁效果最好。 胡玉奎(《中医杂志》(6)年)。 青春期功血多为肾气不足,冲任失调,胞脉失固所致。故方用鹿角霜补益肾气,温补肾阳,并能止血;鸡血藤、益母草、红花炭养血活血,并逐瘀止血;栀子、川楝子炭理气止血,疏肝清热;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又有清利甘草壅滞水湿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疏肝,清热止血之功,用之临床,疗效颇著。 随证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各15克;血瘀,加三棱,莪术各6~9克,海螵蛸15克;平时经量少带下者,兼有湿热者。加黄柏9~15克,墓头回15克,丹皮、赤芍各10克;伴见发热者,加银花,蒲公英、败酱草各15~30克;肾虚,加女贞子、菟丝子、淫羊藿各10~15克;血止以后,去红花炭,加逐瘀清热补肾药,如三棱、莪术、黄柏、墓头回、淫羊藿、女贞子等。服至经前3~7天停药,经行以后视经量多少再用本方调理之。 3.扶正止朋汤当归、白芍各9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益气养血,固本止崩。 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血虚弱)。更年期功血尤宜。 治疗例,痊愈8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引(《中国中医秘方大全》)。金明文方。 "功血"多属虚多实少,故方用党参、黄芪益气摄血;白芍、当归补血养血;4味合用,大补气血以固本;加仙鹤草,侧柏炭祛瘀、收敛、止血。标本同治,止血颇佳。加减∶阴血虚,加阿胶、熟地、倍归芍;血止后改用归脾汤调理善后;气阴不足,加白术、山药、倍参芪;血止后,用补中益气汤巩固;兼气滞,加山栀、香附;兼血瘀,加三七、茜草;血热,加大小蓟、藕节;出血多者,加龙骨,牡蛎、白芨。 4.功血汤生地20克,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炒槐花各15克,大蓟炭、小蓟炭、茜草炭各9克,焦地榆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益气摄血,固涩止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凡血热、气虚、肾虚之型功血,无论少女、青中年、更年期妇女,均可用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gj/9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救命药救心丸丹参滴丸硝酸甘油阿司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