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20天,大红袍李子便进入成熟期,那个时候我们村才热闹。”走进远近闻名的大红袍李子特产村——周家镇汤家村,村委会主任汤敬一兴冲冲地向记者报喜。栽种大红袍李子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法宝。自年首次引进大红袍品种后,仅用10年时间,汤家村便逐渐取代了原有果树品种——现在汤家村共有村民户,其中以大红袍李子为主要生产作物的近户,收益占全村收益的三分之二。现在汤家村的道路两旁、远处的山坡上种的全是大红袍李子,成行成列、疏密有致。“20天后,李子就成熟开卖了。那时从凌晨3点,村民便会把熟透了的李子摆在路边,用盆、筐、箱,各种工具盛装,形状各异、五花八门。大红袍李子更是惹人垂涎,个大饱满、色泽亮丽、味美香甜。沈阳、大连、丹东等地的商贩专程前来购买,他们与村民讨价还价,按各自意愿,协商妥当便会装车结账。”汤家村村委会主任汤敬一告诉记者,“按现在李子的长势看,个头不会差于往年,但由于近两个月的持续干旱,产量可能会略有下降,估计全村能产李子万斤。价格按历年的经验来看,均价将在一斤5元左右,销售额近万元。”

沈大爷家的李子园就在村委会的后院,接受记者采访时,沈大爷正在给李子树压枝、除虫。“大红袍李子的生长周期也就2个多月,6月下旬进入套袋阶段,7月初便已结束。现在的主要活计就是压压枝条,让枝条自然向下生长。再过半个月,李子就进入摘袋阶段,只需接受3天光照,就会上色,变得鲜红艳丽。我家共有多株李子树,每年的产量大概在0斤左右,年收入2万多元。下半年,李子树便进入了休养期,我就到外面打工,还能为家里增加一笔收入。”沈大爷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持续干旱将会影响李子的产量。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持续晴热天气,基本无降水,土壤失墒严重,全市各地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汤家村大红袍李子生长也受到了影响。面对旱情,汤家村村委会积极向市水利部门申请了泵水工具,在离村约3公里的一处水线上挖坑蓄水,然后用三轮车将水运到山上进行浇灌。汤家村村委会主任汤敬一介绍:“村民们全力抗旱50余天,每天动用近百辆三轮车运水上山,极大地减小旱灾影响。大红袍李子产量虽略有下降,但预计样貌和价格变动不大,比起苹果等其他农作物收益,大红袍李子带来的经济收入还是会让村民们满意的。”

经过十年的逐渐改善,汤家村的大红袍李子种植技术已趋于成熟,剪枝、施肥、除草、套袋、摘袋等环节管理更趋科学合理,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汤家村富村富民的喜人目标。为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营口、大石桥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到汤家村,对大红袍李子的种植技术资料进行归纳梳理,利用各教育平台,向全社会进行推广,让大红袍李子这个致富法宝握在更多农民的掌心。记者勇绪义\历雯雯

赞赏

长按







































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xz/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