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的文旅游
天水,甘肃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州,据传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伏羲文化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传说他人面蛇身,是因他的母亲在一个名叫雷泽的地方踩了一个巨人的脚印而怀孕12年后出生的。这个雷泽据考证就在现今的天水市境内。再后来,一次洪水吞没了整个人类,唯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幸存了下来。要使人类不致灭绝,他俩就必须结为夫妻。但兄妹成婚毕竟很难的,于是他们商量由天意来决定这件事。兄妹俩各自拿了一个大磨盘分别爬上昆仑山的南北两山,然后同时往下滚磨盘,如果磨合,就说明天意让他俩成婚。结果,磨盘滚到山下竟然合二为一了,于是,他俩顺天意成婚,人类从此得以延续。据史载,伏羲曾教人们织网捕鱼,从而使人类原始的狩猎状态进入到初级的畜牧业生产;他确定了婚嫁制度,创造了历法,发明了乐器,教会了们制作和食用熟食,结束了人类身披树叶,茹毛饮血的野性状态;最重要的是,伏羲始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秘密符号--八卦,这是一组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川雷电的象形文字,也是中国文字的起源。随着部落的兼并和迁徙,伏羲所创立和倡导的古代文明沿渭水到黄河流域,与其它民族相融合,形成了以炎黄部落为核心,以伏羲文化为本体的民华夏民族。因为伏羲人面蛇身而崇奉的蛇图腾,也由黄土高原蔓延到中原大地,演变成为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伏羲因此成了全世界华人的始祖。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节。相传这一天是华夏始祖伏羲的诞辰,而天水就是伏羲的故乡。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伏羲庙院内有很多的古柏树,这些古柏树它最早是64棵,就是取义64卦方位图来栽的,现只剩下37棵了。相传伏羲的生日这一天,伏羲会派喜神来为大家治病。当地百姓来了以后,就用红纸剪的纸人贴在树的身上,如果你的身体哪个部位有病,你就用艾草放在红纸人的身上。头痛,就放在头的部位,胃痛,就放在胃的部位,然后用香点着以后就烧,据说烧完以后你的病也就好了。在伏羲庙内,可以见到伏羲和女娲用来测天意的大磨盘,你可以用手去摸一摸,据说可以促进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呢!诗歌文化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优美的诗歌,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被反复提及,很多人在感悟诗词之美的同时,可能想不到这首诗出自古城天水及周边一带。从《诗经》开始,伴随着大秦帝国成长的秦风雅颂就让天水山川大地淋漓着浓郁的诗意。 丝绸之路开通后,地处要塞的陇山古道更是盛唐边塞诗反复吟诵的诗歌意象。 天水是大唐诗仙李白的祖居地,李白生前反复强调的“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意思是说,我本是陇西平民,流落至楚汉之地。其叔父李阳冰在为李白作的《草堂集序》里也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 天水是千秋诗圣杜甫流寓地,公元年初秋,48岁的杜甫携带妻儿逃离了战乱的关中,在通往秦州(天水)的崎岖山路中艰难地行进。他想在秦州住下来,等待战乱的结束。然而,他在秦州徘徊了3个月,在这三个多月里,杜甫创作的首《秦州杂诗》,身处牧马滩、毛家坪、马家源、李崖、南郭寺、双玉兰堂、杜甫草堂等遗址,那些美妙的诗句会浮现在脑海。 天水现每年举办“李杜诗歌节”。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些与天水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有关的代表性古诗。 蒹葭 无名氏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伏羲赞 魏·曹植 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庖厨祭祀,网置鱼佃。瑟以象时,神德通玄。 女娲赞 魏·曹植 古之国君,造簧作笙。礼物未就,轩辕慕成。 或云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入秦川界 唐·卢照邻 陇饭长无极,苍山望不穷。 石径萦疑断,回流映似空。 花开绿野雾,莺转紫岩风。 春芳勿速尽,留赏故人同。 南山寺 唐·李白 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 东泉澄澈底,西塔顶连天。 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 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秦州杂诗 唐·杜甫 之一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之三 秦州城北寺,胜迹魄器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之七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之十二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之十三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之十六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古树文化天水的古树闻名遐迩,古树之多在数量上仅次于江苏扬州,在全国位居第二。据勘察,天水古树名木约在株左右,千年以上的古树就有60多株,为全国之最;三百多年以上的古树株,分布之密,在全国城市中都较为罕见,市内秦州区和麦积区现存活百年以上古树株,主要分布于南郭寺、玉泉观、伏羲庙等旅游景点,还有相当一部分散布在街道旁、单位庭院、居民院落的房前屋后。最出名的要属位于南郭寺的南山古柏,又称“春秋古柏”,生长史为年到年。 南廓寺俗称“南山寺”,位于天水市城南二公里的藏音山坳,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风景优美,古树参天,有汉柏唐槐的传说。唐乾元年间,杜甫流寓秦州,曾有题咏“山头南廓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疯然”。 南廓寺院内有一株杜甫诗中所描述的生长-年的三权古柏,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柴,直插云霄,但顶端仍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于槐树枝权上,更神奇的是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胸围公分的黑蛋树(朴树),与老树相依为命。据考全国仅此一树,观者无不称奇。自然文化天水有年的文明史,年的文字记载史,多年的建城史,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女娲、轩辕故里,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石窟文化、红色文化等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天水独到的人文气质。天水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绿水青山,鸟语花香,南秀北雄的地理风貌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天水靓丽的自然颜值。天水现有旅游景点处,其中:5A级景区一个:天水麦积山石窟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七个: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甘谷大象山、武山水帘洞景区、秦安县凤山景区、张家川回乡风情园景区 3A级景区三个:清水温泉度假村、武山木梯寺景区、武山卧牛山景区 赏风景、品文化、拜祖先,想来的赶紧约起来~~编辑ddyifan商务合作yifa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xz/5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水出台旅游优惠奖励办法鼓励旅行社l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