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多发基础病的反复发热老年患者
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ngshang/xinchao/1858.html 病历情况 一位86岁老年男性患者,因气促、纳差、精神差为主诉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多发并发症、脑梗塞后遗症、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多发并发症。此次入院考虑心力衰竭、再次急性脑梗塞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后予转入ICU积极抢救治疗,CT提示肺部感染合并大量胸腔积液。考虑患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经ICU积极抢救后病情稳定转入普通心内科病房。 转入普通心内科病房后,患者神志嗜睡状,不能言语,不能自主进食,留置胃管,留置尿管、右侧上下肢肌力1级。双下肢重度浮肿,阴囊水肿,腹壁水肿,双下肢多发点状溃疡。予抗感染、胸腔引流、冠心病、脑梗塞治疗、营养支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压疮等积极治疗。 患者2周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度,无恶寒,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血压/86mmHg,RR:19次/分,HR:70次/分,SPO2%:99%,肺部未闻及明显湿罗音,患者仍嗜睡状,不能言语,不能自主进食,留置胃管,留置尿管、右侧上下肢肌力1级。双下肢重度浮肿,阴囊水肿,腹壁水肿,双下肢多发点状溃疡。 发热第1天 实验室检查: C反应蛋白:93mg/L, 白细胞计数:8.78X/L, 淋巴细胞百分比:4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 降钙素原:0.62ng/mL。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M阴性; 腺病毒抗体IgM阴性,呼吸道合胞病毒IgM阴性,流感病毒抗体IgM阴性; 结核抗体阴性;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痰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尿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真菌培养未见真菌生长。 入院时胸部CT: 双肺新见多发条片状炎症; 双侧胸腔大量积液,邻近肺组织膨胀不全; 心脏左室大,心包新见少量积液。 临床初步诊断 患者入院时未发热,入院时已有肺部感染,入院期间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期间发生的发热,考虑阴性菌为主,虽然验证指标并未明显升高,血培养、尿培养、痰培养均未找到致病菌,仍经验性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针抗感染。 发热第3天 用药3天后,患者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度,再次留取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均未找到致病菌。 发热第6天 用药6天后患者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9度。 完善真菌G试验: 真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M)阴性、 真菌1-3-β-D葡萄糖(G)pg/mL。 复查胸部CT: 1、双肺炎症,较前吸收。 2、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吸收。 3、新见双肺上叶结节影,考虑炎症,建议继续抗炎治疗后复查。 考虑未排除真菌感染可能暂予加用伏立康唑片口服抗真菌治疗。 发热第9天 加用伏立康唑片3天后,患者仍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8.8度,热势较前有所下降,但仍反复发热。 患者精神较前变差,昏睡状,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 建议患者家属进一步完善肺泡灌洗留取标本送基因检测。患者家属考虑患者高龄、基础病重,暂不同意行肺泡灌洗基因检测。继续目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伏立康唑片抗感染、抗真菌治疗,辅助振动排痰、预防并发症等。患者仍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38.3度左右。 考虑患者发热原因未明,感染部位未定,建议患者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抗球菌,患者家属有放弃积极治疗心态,表示暂继续目前方案。 发热第20天 患者仍反复发热,体温在38度左右,患者反复多次留取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均未找到致病菌。经反复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家属同意行纤支镜留取肺泡灌洗液进行华大基因宏基因组测序(mNGS)。 肺泡灌洗液样本mNGS检出: G+棒杆菌属,检出序列数:; G+肠球菌属:检出序列数:,包括屎肠球菌、鸡鹑肠球菌; G-不动杆菌属,检出序列数:,包括鲍曼不动杆菌,皮特不动杆菌; 念珠菌属,检出序列数:,近平滑念珠菌。 立刻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考虑球菌感染可能,加用万古霉素抗球菌治疗。 加用第二天,患者体温降至38度以下。 加用第3天,患者体温正常,予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针与伏立康唑片。 病程好转 此后患者体温一直正常,患者精神逐渐好转,由昏睡逐渐清醒,可对答,但发音不清,右侧上肢肌力较前明显好转,可达3级,右下肢肌力2级。予加强营养支持,患者全身浮肿减轻,胸腔引流逐渐减少,予拔除引流管。患者神志转清后,可配合康复训练,可自行坐起,整体状况明显好转。予好转出院。 结果与讨论 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 肠球菌属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通常在引起腹腔和盆腔感染所分离的混合菌丝中发现,既往认为肠球菌是对人类无害的共栖菌,但近年研究已证实了肠球菌的致病力。在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中,它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肠球菌亦可引起院外感染。肠球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由于其固有耐药性,所致感染治疗也十分困难。 本病例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长期卧床、营养状态差,反复发热,常规病原学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后经mNGS快速明确了肠球菌为致病菌,虽然没有及时诊断,但是治疗效果明显,最终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并迅速康复。mNGS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能准确、快速地辅助诊断致病菌,是诊断致病菌的重要工具。 医院心内科周丹丹医生提供本病例 相关阅读 临床案例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导致的儿童脑炎一例 临床案例 满目疮痍的后循环 临床案例 突发“白肺”伴行走站立不能,mNGS揭示谁是真正病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yc/10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天养好肝,健康一整年,护肝食谱请收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