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聖居士说,两个步骤完美区分大红袍和肉
武夷山盛产名茶 因生长在山的岩缝中,所以得名-武夷岩茶 而武夷岩茶中,近期最受推崇的当数肉桂. 武夷肉桂以山场来划分命名, 本质上都是因为不同山场的. 土壤类型、日照、温湿度、植被环境 等因素的不同, 形成了风味各异的岩茶品类。 说肉桂是岩茶,兴许还有人不懂,但说到大红袍,各个都恍然大悟,一脸“哦~我懂了”的感觉。这样一来,肉桂和大红袍之间,少不了被比较。时常会有茶友问: 外观黑黢黢的岩茶,看起来都一样 要如何区分这是大红袍还是肉桂? 如何区分大红袍、肉桂,这是门学问 要区分大红袍与肉桂,我们首先要了解二者的特点。立足于二者的特色,方可准确区分它们的区别。 大红袍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晚生种。 在名丛中,大红袍声望最高,传说颇多,被尊为神物和茶王,各种有关大红袍的描述和记载也不少,誉满中外。大红袍作为武夷山传统五大名丛之首。原产九龙窠,相传清代已有大红袍茶名。 好的大红袍兼具“活、甘、清、香”。 干茶条索壮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兼具鲜爽度和活力,茶韵更有变化感。品质香幽而奇,味醇而清,回味甘爽,令人怡情悦性。 “岩韵”显,香味独特,是武夷岩茶之珍品。与其他名丛相比,大红袍对生态环境和生产工艺要求特殊严格,从采摘到烘焙,一道道工艺的精密,有条不紊,都是茶农对茶叶的深情。 肉桂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已有多年栽培历史,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现已成为武夷山主栽茶叶品种之一,省内外多有引种。 春茶适採期5月上旬,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红点明,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 目前肉桂种植面积在逐渐扩大,各大山场均有种植。 其中以正岩山场肉桂呼声最高。牛栏坑、慧苑坑、悟源涧、马头岩等地的肉桂,叫好又叫座。 但从大红袍和肉桂概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茶,差距挺大。在日常买茶时,我们只要抓住二者的香气与口感,便可准确区分。 大红袍VS肉桂香气差异区分大红袍和肉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从香气入手。两种不同的品种,气味截然不同。 大红袍香气特点:综合型,常见为花香、果香。 大红袍的花香、果香,主要受发酵程度影响。发酵轻,容易出现花香。重发酵,则容易出现果香。 肉桂香气特点:桂皮香 桂皮香,是肉桂的最大特色,可以说这是它最为行之有效的鉴别方式。不论发酵程度高低,都会有桂皮香。 时而,有桂皮香的同时,会有花香;时而在桂皮香后,尾随着果香、花果香。但不管如何变化,必定会有桂皮香,这是品种香气特征。故而,小茶觉得,判断大红袍和肉桂,香气最为直观。 大红袍VS肉桂滋味差别香气的不同,只是其一。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汤水判断二者的差异。 大红袍的汤水,依旧保持着综合性,茶汤中规中矩,不会有过多的起伏变化。汤水醇、厚、香、回甘显。入口,汤甜水润,花香落水。大红袍的茶汤,更为温润、内敛、浑厚、端庄,平和而稳重。 而肉桂,则更加有个性,汤水里更有劲道,暗藏着一股力道。 这股独特的力道,来自于肉桂的品种特色。肉桂的汤水中,有辛辣感,或深或浅。 入口,首先感知到的,是桂皮香的问候,辛、锐、悠长。用舌尖轻触茶汤,桂皮香奔腾而来,汹涌澎湃。咽下后,喉咙处会有凉意生出,似花椒入口后的感觉,清清凉凉,有微微辣意。 大红袍与肉桂的汤,一个温婉,一个个性。对比着喝,个性凸显。 大红袍与肉桂,是岩茶圈的常青树。大红袍,是武夷山岩茶的佼佼者。肉桂,是武夷山岩茶的当红明星。 经典流传与时下热门的相互碰撞,注定会有不一样的烟火,但各有特色千秋,没有高低。 000+相关好友正在浏览此文章哦~ “茶圣居”茶圣居茗茶 文人雅士生活 闻香、品茗、挂画、插花 招商专线 戳原文,更有料! 老板说点个zan,小编工资涨5毛!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yc/3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和县小叮当幼儿园家长课堂老师,
- 下一篇文章: 茶事都是武夷岩茶,大红袍肉桂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