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村医中医技术之七十六
薤白头治疗厥逆证 刘维忠王世彪厥逆证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病证,患者突然胸闷疼痛,四肢冰冷,或烦闷不解,患者感觉冷时四肢先凉,而感觉热时则头胸先热。针对此证,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养生专家刘维忠主任推荐用薤白治疗,有时有立竿见影之效,现介绍如下。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药取薤白头36克,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分三次温服。 甘肃省名中医、医院中医首席专家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伤寒论》第条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四肢逆冷者是也。”多由寒湿、郁热结滞于内,阳(气)热胶恋不能布达于外,故而出现阴阳气不相顺接之厥逆证。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地下干燥鳞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生用。它味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具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之功效。《本草纲目》言其“治少阴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气散血。”传说有个叫薤白的河南人在京城做官,由于公务繁忙,积劳成疾,患了重病。请朝中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说道:“你的病实属胸痹,已到后期,看来很难挽回了!”他求问太医还有什么良方,太医说:“你若能脱离政务,清静休养,或许还能延长寿日。”薤白说:“公事繁忙,实不能脱身哪!”太医又劝道:“病已至此,也只有这样了。我倒给你想了个好的去处,伏牛山南麓有个丹霞寺,那里最清静,寺里有个老和尚百岁有余,耳聪目明,爬山涉水,健步如常,人称金钢和尚。也许他那里还能学点养生之道。”薤白听罢,无奈只好告假,来到了丹霞寺寻求医病良方。这丹霞寺,云雾缭绕松柏参天,鸟鱼花香,风景优美,宛如仙境一般。他来到这里,正值吃饭的时候。小和尚随即送来菜馍面汤。老和尚说道:“连年灾荒,寺中缺粮,常以野菜度日,今日以菜馍相待,实属不恭,请施主原谅!”薤白又饥又渴,也不品味,两个菜馍一气吃光。然后说道:“长老用野菜做餐,胜过美味佳肴,真乃佛地皆宝啊!”老和尚笑道:“哪里,哪里,这是山中小蒜做的饼子,并非稀奇之物,只是你饥不择食罢了。”说罢二人哈哈大笑起来。老和尚又问:“施主又不在京城,来到寒寺,有何贵干?”他说明来意之后,老和尚又说道:“施主若不嫌寒寺清苦,我愿帮你解除病苦。”于是,薤白就在丹霞寺住下了。和尚们每天挖山小蒜掺米面做饭,薤白吃惯了,便习以为常。加之每天早晨随和尚习拳练功,又与和尚一起登山挖野菜,渐觉四肢有力,病情渐为好转。八九个月以后,薤白身体康复,告别了老和尚,便下山回京找朝中太医复诊。此时的太医正为皇上的胸痹症发愁,他一见薤白神采奕奕地回来了,非常惊奇。薤白笑着问道:“太医曾断言我的病难以医治的呀。”说完,向太医叙述他在山中的八九个月的生活经过。太医听后说道:“那时你在朝中日理万机,寝食无常,当然服药无效,难以好转。此去丹霞寺休养,身安心静,加之又吃山小蒜,我想这小蒜定是通胸阳之良药。”薤白听罢,忙说:“既然小蒜有如此效能,你何必为皇上的胸痹症发愁呢?”太医说:“按皇家规定,药未入书,朝廷忌用。”薤白劝说道:“你可将我的情况向皇上禀报,听听皇上的旨意。”于是太医奏本皇上,皇上一听,龙颜大悦,忙下旨意,让太医命人速采来山小蒜。太医亲自煎好,让皇上服下,不消几日,病情很快见轻。即降旨将小蒜以“薤白”为名,载入药书,以供医用。从此,中药里又添了薤白一味,朝中太医用薤白为主药,佐以栝蒌、丹参、枳实、降香等,治愈了数百例胸痹病症。 薤白一味治疗厥逆证,薤白虽为治胸痹之主药,但在此取其辛温以散寒邪,苦温以燥痰湿,故能逐除胸中寒湿(如同寒包火)之浊邪,而达到通阳散滞,协调阴阳之目的。另薤白具辛散、苦降、温通于一炉,故能驱之、散之、开之、拓之,“里通外自和”,寒湿郁热,迎刃而解,厥证自愈。因此,我们临床临证体会,凡厥逆之证,不必被仲景寒厥、热厥之四逆汤、四逆散所束,也不必被自拟温通之剂所虞,单味薤白,正合其用,效速价廉,否则“韩信用兵”或“枪炮子弹一起上”,实乃劳民伤财,医之所过也。兹举我们典型治验病例如下,胡某,女,35岁,农民。年4月26日诊。患者感冒十余天未在意。于3天前劳动后饮凉水一大碗,须臾自觉心胸板闷不适,欲咳不出。次日精神倦怠,卧睡难起,渐觉胸中闭闷,并烦热,但四肢冰凉,医院。刻诊:患者呼吸深缓,时而哼气,四肢逆冷,胸脘温热,扪久热亦不减。舌红,苔中部白厚,边兼黄,脉沉有力。此乃误服寒凉,热郁于内,阳不外达之厥逆证。嘱用上法治之。次日,患者自觉心胸开阔,肢温脉和。原药继服,并嘱暂时禁肥甘,再勿暴饮生冷。三日后,患者恢复如常。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yy/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973大美甘肃兰州至岷县,那段被遗忘
- 下一篇文章: 温阳化痰疏风活血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