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里,除了水仙肉桂大红袍,到底还有
《1》 这年头,去外边喝岩茶。 十有八九,绕不过的三件套是:水仙、肉桂、大红袍! 这三大当红品种,大致从产量高低来看。 往少了说,也占了市面岩茶份额的七、八成。 往大了说,基本上九成以上,都是这些茶。 岩茶圈内,还有着一条公识:武夷岩茶的品种,数量特别的多。 前几回麻花就有介绍过,据载仅是慧苑一处,就有着两千多种。 然而,按当前的形势来看,现在的提到非水仙、非肉桂、非大红袍的岩茶品种,名气都不大。 那么,在大几千的岩茶品种里,除掉知名的前三甲。 剩下来的茶里边,到底是按什么标准来划分呢? 今天,就来系统的聊聊。 《2》 第一类:名丛 何为名丛? 这个概念,麻花在前两天的文章里,刚做过详细介绍。 引用罗老的观点。 名丛,指的是从单丛中,优选优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简单的理解,就是从武夷山当地,丰富的茶树资源里,挑出性状优异的,有代表性的品种。 当这些品种,得到广泛的推广时,知名度慢慢变高。 名气渐渐上去了。 时间久了,就为人们,约定俗成的,认定为名丛了。 历史上,武夷山里的名丛,品种非常的多。 据传,数量不下大几千种。 而罗老倾注大量心血,著成的《名丛录》里,收录的品种,不过百来种,仅是冰山一角。 可见,千姿百态的武夷名丛里,还是有着不少精彩,值得期待! 提到名丛,茶友们印象最熟悉的,莫过于四大名丛。 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妖。 这个岩茶版的四大天王名丛组合,在圈内的名气不低。 并且,经过进阶前四甲的名丛,个个实力都不俗。 名丛一哥,铁罗汉,拥有沉沉的当归药香,耐焙火。 在村姑陈看来,铁罗汉像是北乔峰一样的存在。 前段时间,我们在一起试茶时,就曾遇到过一款足火的铁罗汉,浑厚的汤感,尤为一绝。 而水金龟,则拥有娇媚的梅花香。 它的背后,还有着一段“不可思议”的物权归属官司。 白鸡冠,茶树叶片外形就很特别,像白玉苦瓜的颜色。 当年,止止庵的白玉蟾真人,把白鸡冠当作了练气茶,在道茶方面,颇有渊源。 而半天妖,通行的名字版本有很多。 大抵上,都在形容半天妖原产处的地势高峻。 除了飞鸟能至外,寻常人难以抵达。 而一个“妖”字,不仅点明着半天妖的神秘身世,还展现着它的香气分外妖娆多变的特点。 除了四大名丛外,还有十大名丛的说法。 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钥匙、北斗一号、白瑞香。 十大名丛之后,还有不少传统名丛。 矮脚乌龙、石乳、瓜子金、醉水仙、白牡丹、玉麒麟、石观音、向天梅、紫罗兰、不知春…… 由于篇幅有限,麻花在这就不多展开了。 关于武夷名丛,茶友们要是还有想了解的地方,就不妨多留言交流和探讨了。 《3》 第二类:奇种 何为奇种? 简单的理解,奇种就是武夷山原生的、古老的茶树品种。 要论其资历,它们才是武夷山的原住民! 奇种的来源,是通过有性繁殖。 据《崇安县新志》记载:“武夷茶原属野生,非人力所植。” 生态环境极佳的武夷山内,通过鸟衔种子、风力影响等,茶树们不断的代代繁衍。 时间一长,对于这些通过有性繁殖出来的,分辨不出具体品种性状的茶树品种,就被列入了奇种范畴。 对于这些奇种,武夷山当地的茶农们,对于它们有着俗称——菜茶。 体系庞杂的菜茶,品种很杂。 并且,外在表现不一。 菜茶里边,有叶片小一些,圆一些的;有叶片长一些的;有叶片阔一些的,不一而足。 所以,要想从菜茶里,分辨出具体的茶树品种,难度很大。 奇种也好,菜茶也罢,这都是对一类茶的统称。 武夷山当地的菜茶,除了可以用来制作经过焙火的闽北乌龙外,还可以用来做红茶。 桐木关上,传统工艺的、血统纯正的、原料地道的正山小种,其制茶原料,选用的就是当地的菜茶! 《4》 第三类:新培育品种 碧水丹山的武夷山内,生态资源好,茶树资源丰富。 原本,武夷山当地的茶树品种,数量就异常的丰富。 近些年来,还有着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作为第二梯队的补充。 茶科所的专家们,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培育出了不少的新品种。 一般来说,新品种的诞生,往往都有着编号。 比如,老茶客们熟知的,就是黄观音的代号。 具有“透天香”特性的黄观音,是黄旦和铁观音的后代。 除了黄观音外,黄旦和铁观音,这对岩茶版的神仙眷侣,为岩茶版图的扩大,不断的发光发热。 其知名的,最为耳熟能详,能够被市场认可的后代里,除了黄观音外,还有三大类。 金观音、金牡丹、紫玫瑰等。 这些黄旦家族的新品种,无一例外,或是延续铁观音的品质特色,或是继承了黄旦的香气特点。 茶香馥郁芬芳,特别的有辨识力。 除了外,新培育的岩茶品种里,还有着不少优秀代表。 春兰,编号,有兰花香,以独特香气命名; 小红袍,编号55,品种与大红袍上,有千丝万缕亲缘; 瑞香,编号,黄金桂天然杂交的后代,有甜花果香气; 紫红袍(紫衫),编号,大红袍自然杂交后代之一,又名九龙袍,茶树新梢芽叶略呈红紫色。 …… 从武夷岩茶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风情各异的新品种,贡献了不少力! 《5》 第四类:外来户 俗话说,墙里开花墙外香。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 从武夷岩茶的历史进程来看,同样少不了“外来户”的加入。 岩茶里的外来户,也就是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 要具体说起来,最早的武夷水仙,同样是外地引来的良种。 不过,要说起水仙在武夷山的安家历史,那可有年头了。 最早,可以追溯至道光年间。 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如今的水仙,早已经列入了岩茶的三大当家范围,风头无两! 除了水仙外,这些年,要轮到武夷岩茶里的外来户,还是有不少品种,会让茶友们眼熟。 比如说,梅占、奇兰、佛手等。 梅占是一种茶树的名称,又名大叶梅占,高脚乌龙,无性系,小乔木型。 梅占的老家,原产地是在安溪。 引入武夷山的历史,年头也不少,可以追溯到道光年间。 山不拒细壤,方能成其高。 水不择细流,方能成其深。 可见,武夷岩茶当今在茶圈的江湖地位,离不开百纳海川,包容并济的精神! 《6》 凡事不止一面。 武夷岩茶里,同样不是只有水仙、肉桂、大红袍。 光是凭三个大青衣,唱不完整台戏。 除了热门的当家花旦外,还有着不少的其它品种。 互相搭配,互相促进。 才能演绎出,武夷岩茶江湖里,香清甘活,岩骨花香的风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cf/4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费钱的景点千篇一律玉门的旅游万里挑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