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4710670.html

图片摄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

唇形科多年生植物丹参。

赤参,紫丹参,血参根。

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

味苦,微寒。归心、肝经。

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多用于瘀血痛证、癥瘕积聚、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疮疡肿痛等证。

丹参饮(《时方歌括》),药用丹参、檀香、砂仁三味,有行气活血之功效,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胃气痛、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

煎服,10-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重庆堂随笔》:“丹参,降而行血,血热而滞者宜之,故为调经产后要药。设经早或无血经停,及血少不能养胎而胎不安,与产后血已畅行者,皆不可惑于功兼四物之说,并以其有参之名而滥用之。即使功同四物,则四物汤原治血分受病之药,并非补血之方,石顽先生已辨之矣。至补心之说,亦非如枸杞、龙眼,真能补心之虚者,以心藏神而主血,心火太动则神不安,丹参清血中之火,故能安神定志;神志安,则心得其益矣。凡温热之邪,传入营分者则用之,亦此义也。若邪在气分而误用,则反引邪入营,不可不慎。”

丹参,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根肥厚,形似于参,因表皮红故名丹参。《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多有收载。丹参以其赤色为用,入于血分,主治一切血分疾病,故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然而,丹参虽有参名,但活血之功有余,补血之力不足。

记得婶婶曾对我说,呼吸系统炎症久治不愈时,联合运用复方丹参片能加速疾病的痊愈,对此我将信将疑。后来看到含丹参中成药血必净在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多脏器衰竭上广为运用,并取得良好疗效的报道,便知婶婶所言不虚。这种效果的产生,其机制在于血必净等中成药能改善微循环、加速炎症的恢复;若按中医药理论分析,应当是这些疾病出现了血络瘀阻的病机。临床上,以微循环障碍为发病机制的疾病十分常见,如脑病、心脏病、肾脏病、肝炎肝硬化、哮喘等,若这些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了血络瘀阻的病机,适当加用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可提高疗效。

民众对丹参等活血化瘀药也有偏爱,临床常见病人以丹参、川芎、三七、赤芍打粉冲服,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但必须说明的是,这类药物走窜力强,有耗气伤血之弊,必须辨证运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xw/1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