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782744.html

一、临床资料

患者,34岁,因“全身挤压伤1天”于年9月30日急诊转入我院。

1.病史

患者入院前1天在金矿厂全身被碎石掩埋2小时,被救出时意识清楚、全身疼痛,双下肢活动障碍、全身皮肤湿冷,医院,CT检查“头颅、胸腹未见明显外伤改变”,收住院治疗,迅速出现呼吸窘迫、意识障碍,转入ICU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血液净化等综合救治,血液高度浓缩(WBC21.1X/L,RBC6.95X/L,HCT60.8%,Hbg/L)、K+持续升高(最高8.5mmol/L)、肝功能异常(ALTu/L,ASTu/L)、LDHu/L,CK>U/L,CK-MB>U/L。

2.入院病情

生命体征:T35.0℃P次/分R30次/分(呼吸机支持、脉氧测不出)BP67/47mmHg(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泵入),无尿(24h)。

查体:昏迷,GCS评分E2VTM1,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微弱。全身湿冷,多处皮肤擦伤,双眼睑充血、肿胀。右侧颈内静脉为外院带入临时血滤管。窦性心动过速。双肺呼吸音低。腹部平坦,腹部张力略高,肠鸣音未闻及。四肢未见明显畸形、未触及骨擦感。臀部、四肢肿胀,双下肢及左前臂明显,质硬。双下肢花斑形成,膝关节以下明显。四肢末梢血运差,皮温凉,双足青紫。双侧股动脉搏动微弱,未触及桡动脉及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肌力检查不配合,肌张力极高,双侧巴氏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分析:WBC10.26×/L,RBC5.42×/L,Hbg/L。DIC系列:PT13.5s,活动度68%,APTT63.2s,FIB4.4g/L,FDP49.8mg/L,D-Dimer5.68mg/L。生化:肌红蛋白>ng/ml,CKIU/L;Cr.3umol/LBUN16.92mmol/LK+8.21mmol/LNT-ProBNPmmol/L。血气分析:PH7.、HCO3-13.4mmol/L、Lac2.9mmol/L、BE-13.14mmol/L、PaO.8mmHg、PaCO.1mmHg。床边超声: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动脉、静脉未见血流。入院当夜血气分析变化汇总:

3.初步诊断: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创伤性休克,创伤性窒息,呼吸衰竭,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

4.诊治过程

⑴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伤后24小时无尿、高钾血症、肌红蛋白、CK、CK-MB显著升高,经液体复苏后无好转,医院已经实施了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转入我院立即开启CRRT治疗,采用CVVH模式、枸橼酸抗凝,入科后24小时内血钾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内,2周后Cr逐渐下降,2周后肌红蛋白开始降低,4周后尿量逐渐增加,开始间断实施CRRT,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7周后恢复至正常范围,共实施CRRT45天。下图为患者尿量变化趋势。

⑵循环管理。入科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维持重要脏器灌注,遵循允许性低血压原则,维持MAP>65mmHg。在完成第一次截肢手术后,血压逐渐稳定,停用了血管活性药物。根据循环指标、超滤量等,严格限制晶体液输注,保证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保证提高胶体渗透压,保证出入量平衡。治疗期间创面反复清创、多次渗血、失血导致Hb降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维持红细胞在60-80g/L。共输注去白红细胞u,血浆ml,血小板5u,冷沉淀92u。

⑶创伤专科治疗。患者入科后即行双下肢急诊切开减压+VSD放置引流(四个间室无血运,肌肉鱼肉样变);次日行左前臂切开引流术,经以上处理后病情未见好转,循环仍极不稳定,需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NE2ug/kg.min+DA20ug/kg.min)维持血压,双下肢膝关节以远缺血严重,入院第三天行左膝关节离断术+右膝上截肢术。此后患者又经历10次坏死组织清创+VSD更换术(包括左臀上动脉结扎止血、介入下栓塞止血术)。患肢切面愈合良好,左臀部坏死组织逐渐减少、肉芽组织生长。

⑷呼吸支持治疗

入院时因意识昏迷、呼吸窘迫应用呼吸机支持,联合咪唑安定、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等镇静镇痛效果不佳,人机对抗,联合肌松药物(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减轻机体氧耗。此后,由于患者床创面多次出血、手术、循环不稳定,没有拔除气管插管,直至入院27天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住院期间分别于10.18、11.29、12.20三次行胸部CT检查,双肺均有多发粟粒状结节、肺挫伤表现,胸腔积液、肺不张经治疗后好转。

⑸抗感染治疗:

患者入科后,考虑到受伤环境污染重、皮肤多处擦伤、吸入环境粉尘、管路众多、医院ICU转入等因素,选用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之后抗感染治疗大致分为以下阶段:①10月上旬创面、痰、尿培养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目标菌为阴性杆菌。②10.26炎症指标高、反复高热,大量稀水样便,大便培养阳性球菌%,考虑菌群失调,进行抗球菌治疗。③11.10血液、创面培养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进行抗真菌治疗。④11.18血液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再次抗杆菌治疗。⑤12.01:痰培养鲍曼+铜绿,血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患者炎症指标不高,予广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充分考虑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结果、炎症指标、体温变化以及抗菌药的副作用。下图是患者降钙素原的变化趋势:

⑹其他治疗。患者入科后给予重症综合治疗,镇痛镇静,预防应激性溃疡,乌司他丁联合抗炎治疗,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后期功能康复等。

5.病人转归:患者在重症医学科住院84天后转入康复科治疗。

二、治疗体会

1.关于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长时间受到挤压,出现的以肢体肿胀、坏死,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以及急性肾损伤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致病核心环节是横纹肌溶解,引发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及多器官功能不全。挤压综合征常发生于地震和建筑物坍塌,病情依挤压程度、时间是否合并其他外伤而不同。该患者挤压时间长,肌肉坏死范围大,包括双侧臀部、四肢,严重程度高,救治难度大。但国内关于挤压综合征的专家共识及指南较少,救治曲折,给以后对挤压综合征的救治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2.关于挤压创伤的外科干预

该病例的治疗重点之一是对坏死组织的外科干预。专家共识提出,对明确骨筋膜室诊断、且具有手术指征的应早期尝试充分切开减压,应严格掌握截肢指征,手术前应由多学科医学专家综合评估病情,指征明确的应尽快实施手术。该病例在救治初期,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生存希望渺茫,四肢肿胀均非常严重,给外科干预范围的评估带来困难,在经过切开减压效果不佳时,根据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决定实施双膝关节平面探查和截肢,手术效果明显,次日就停止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回顾分析,若更早期的截肢手术或许不会导致后期治疗的复杂性。

3.关于挤压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方案

急性肾损伤是挤压综合征早期主要死因,故积极预防和治疗肾损伤至关重要。血液净化治疗是治疗高钾血症、高肌红蛋白血症、保护肾功能、维护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手段。医院和转院后,积极实施CRRT治疗。但对挤压综合征患者CRRT治疗模式,需要根据病情考量。在该患者治疗中选择了单一的CVVH血液净化方式,也可尝试CVVHD或CVVHDF模式。另外本例经验,挤压综合征患者CRRT初期治疗时常面对血液浓缩、大量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等物质入血、凝血功能紊乱等因素而极易导致堵管,所以上机前应充分肝素预充、血流速及枸橼酸抗凝剂量应适当上调、尽量选用前稀释及较多的置换液量进行CRRT。即便如此,初期堵管现象仍常见,应迅速更换滤器缩短停机时间,保证血钾稳步、迅速降低。

4.关于抗感染

该患者抗感染覆盖了G+球菌、G-杆菌、真菌,且抗菌药物级别高,抗感染问题的关键在于有病原学证据后要不要处理、怎么处理。针对该患者,抗感染方案调整基于炎症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表现,比如血流感染(鲍曼、铜绿、季也蒙假丝酵母菌),必须要处理,感染导致生命体征变化必须要处理,至于痰液、创面、尿中的病原学是否必须处理有待商榷。而对于肠道球杆比失调考虑为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所致,一方面排查难辨梭菌感染,一方面可通过补充益生菌、调整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当然,抗感染的基础仍然是污染创面、痰液等感染源的充分引流。

参考文献

[1]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协助组,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93(17):-

[2]刘涛,白祥军,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创伤外科杂志,09-()07--03.

(医院刘聪周广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sudancan.com/gsdsxz/7498.html